- 太原開來檢測服務有限公司
- 電話:15803501947
- 郵箱:309806325@qq.com
-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義井街道康興路17號
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規范(2009年版)
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規范(2009年版)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衛生管理,保證消毒產品衛生質量和使用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及《消毒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要求,制定本規范。
第二條 凡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消毒產品生產(含分裝)的單位和個人應遵守本規范。
第二章 廠區環境與布局
第三條 廠區選址衛生要求:
(一)與可能污染產品生產的有害場所的距離應不少于30米。
(二)消毒產品生產企業不得建于居民樓。
(三)廠區周圍無積水、無雜草、無生活垃圾、無蚊蠅等有害醫學昆蟲孳生地。
第四條 廠區環境整潔。廠區非綠化的地面、路面采用混凝土、瀝青及其他硬質材料鋪設,便于降塵和清除積水。
第五條 廠區的行政、生活、生產和輔助區的總體布局應合理,生產區和生活區應分開。
第六條 廠區應具備生產車間、輔助用房、質檢用房、物料和成品倉儲用房等,且銜接合理。
第七條 廠區的生產和倉儲用房應有與生產規模相適應的面積和空間。生產車間使用面積應不小于100平方米,其中分裝企業生產車間使用面積應不小于60平方米;生產車間凈高不低于2.5米。
第八條 廠區內設置的廁所應采用水沖式,廁所地面、墻壁、便槽等應采用易清洗、不易積垢材料。
第九條 動力、供暖、空調機房、給排水系統和廢水、廢氣、廢渣的處理系統等設施應不影響產品質量。
第三章 生產區衛生要求
第十條 生產區內設置的各功能間(區)應按生產工藝流程進行合理布局,工藝流程應按工序先后順序合理銜接。人流物流分開,避免交叉。
第十一條 生產區各功能間(區)應配置有效的防塵、防蟲、防鼠、通風等設施。
第十二條 消毒劑、化學(生物)指示物、抗(抑)菌制劑、隱形眼鏡護理用品、衛生濕巾、濕巾的生產企業生產車間包括:配料間(區)、制作加工間(區)、分(灌)裝間(區)、包裝間(區)等。
分裝企業生產車間至少包括:分(灌)裝間(區)、包裝間(區)等。
第十三條 生產區內應設更衣室,室內應配備衣柜、鞋架、流動水洗手等設施,并保持清潔衛生。
消毒劑和衛生用品生產企業更衣室內還應配備空氣消毒設施和手消毒設施。潔凈室(區)應設置二次更衣室。使用的消毒產品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第十四條 皮膚粘膜消毒劑(用于洗手的皮膚消毒劑除外)、皮膚粘膜抗(抑)菌制劑(用于洗手的抗(抑)菌制劑除外)、隱形眼鏡護理用品等產品的生產區應根據各自的潔凈度級別按生產工藝和產品質量要求合理布局。同一生產區內或相鄰生產區間的生產操作,不得相互污染,不同潔凈度級別的生產車間避免交叉污染。
潔凈區的設計、建筑、維護和管理等應符合現行有關標準、規范的規定。
第十五條 物料的前處理、提取、濃縮等生產操作工序與成品生產應在不同生產車間(區)或采取隔離等其他防止污染的有效措施。
第十六條 生產區通道應保證運輸和衛生安全防護需要,不得存放與生產無關物品。生產過程中的廢棄物、不合格品應分別置于有明顯標志的專用容器中,并及時處理。
第十七條 生產車間地面、墻面、頂面和工作臺面所用材質應便于清潔。對于有特殊衛生要求的產品,其生產車間還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隱形眼鏡護理用品生產(包裝除外)、分裝應在10萬級空氣潔凈度以上凈化車間進行。
(二)皮膚粘膜消毒劑(用于洗手的皮膚消毒劑除外)、皮膚粘膜抗(抑)菌制劑(用于洗手的抗(抑)菌制劑除外)等產品配料、混料、分裝工序應在30萬級空氣潔凈度以上凈化車間進行。
凈化車間應符合《潔凈廠房設計規范》(GB50073)的要求。
第十八條 消毒劑和衛生用品生產企業應當根據產品生產的衛生要求對生產車間環境采取消毒措施,所使用的消毒產品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潔凈室(區)應定期進行消毒處理。采用的消毒方法對設備不得產生污染和腐蝕,對原輔料、半成品、成品及包裝材料不得產生污染,對生產操作人員的健康不得產生危害。
第十九條 衛生用品生產車間的環境衛生學指標應符合《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準》(GB15979)及其他國家有關衛生標準、規范的規定。
凈化車間的潔凈度指標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規范的規定。
第四章 設備要求
第二十條 生產企業應具備適合消毒產品生產特點和工藝、滿足生產需要、保證產品質量的生產設備和檢驗儀器設備,生產設備應符合本規范附件1的要求。
第二十一條 生產設備的選型、安裝應符合生產和衛生要求,易于清洗、消毒,便于生產操作、維修、保養。
生物指示物應采用專用的生產設備加工、生產。
第二十二條 在生產過程中與物料、產品接觸的設備表面應光潔、平整、易清潔、耐腐蝕,且不與產品發生化學反應或吸附作用。
第二十三條 制水設備、輸送管道和儲罐的材質應無毒、耐腐蝕。管道應避免死角、盲管。
純化水等生產用水在制備、儲存和分配過程中要防止微生物的滋生和污染。
第二十四條 使用、維護和保養設備所用的材料不應對產品和容器產生污染。
第二十五條 根據產品不同的衛生要求,對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管道、儲罐和容器應定期清洗、消毒或滅菌。
第二十六條 生產和檢驗的設備應由專人管理,并定期維修、保養、校驗,記錄備查。
第二十七條 用于生產和檢驗的儀器、儀表、量具、衡器等,其適用范圍和精密度應符合生產和檢驗要求,應有合格標志,計量器具根據國家規定定期檢定。不合格的設備應移出生產區,未移出前應有明顯標志。
第二十八條 分裝企業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適當調整生產設備。
第五章 物料和倉儲要求
第二十九條 生產所用物料應能滿足產品質量要求,符合相關質量標準和衛生行政部門的有關要求,并能提供相應的檢驗報告或相應的產品質量證明材料。
第三十條 消毒產品禁止使用抗生素、抗真菌藥物、激素等物料。
第三十一條 生產用水的水質應符合以下要求:
隱形眼鏡護理用品的生產用水應為無菌的純化水;
滅菌劑、皮膚粘膜消毒劑和抗(抑)菌制劑的生產用水應符合純化水要求;
其他消毒劑、衛生用品的生產用水應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的要求。
第三十二條 倉儲區應保持清潔和干燥,有通風、防塵、防鼠、防蟲等設施,并有堆物墊板,貨物架等。其中揮發性原材料儲存時還應注意避免污染其他原材料。
易燃、易爆的消毒產品及其原材料的驗收、儲存、保管、領用要嚴格執行國家有關的規定。倉儲應符合防雨、防曬、防潮等要求。
通風、溫度、相對濕度等的控制應滿足倉儲物品的存儲和衛生要求。
第三十三條 倉儲區內應分區、分類儲物,有明顯標志。
儲物存放應離地、離墻存放不小于10厘米、離頂不小于50厘米。
物料和成品應當分庫(區)存放,有明顯標志。
待檢產品、合格產品、不合格產品應分開存放,有易于識別的明顯標志。
第三十四條 倉儲區應有專人負責物料、成品出入庫登記、驗收,并記錄備查。
第三十五條 菌(毒)種的驗收、儲存、保管、發放、使用、銷毀應執行國家有關病原微生物菌(毒)種管理的規定。
第六章 衛生質量管理
第三十六條 生產企業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或授權負責人對產品質量和本規范的實施負責。
滅菌劑、皮膚粘膜消毒劑(用于洗手的皮膚消毒劑除外)、化學(生物)指示物、隱形眼鏡護理用品生產企業應設置衛生質量管理部門,負責對產品生產全過程的衛生質量管理。
其他消毒產品生產企業應設立專兼職衛生管理員,負責對產品生產全過程的衛生質量管理。
第三十七條 生產企業應建立和完善消毒產品生產的各項標準操作規程和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包括:人員崗位責任制度、生產人員個人衛生制度、設備采購和維護制度、衛生質量檢驗制度、留樣制度、物料采購制度、原材料和成品倉儲管理制度、銷售登記制度、產品投訴與處理制度、不合格產品召回及其處理制度等。
第三十八條 生產企業同一生產線生產相同工藝不同產品時,應制定生產設備和容器的操作規程、清潔消毒操作規程和清場操作規程。
第三十九條 生產企業應建立健全并如實記載生產過程的各項記錄,包括物料采購驗收記錄、設備使用記錄、批生產記錄、批檢驗記錄、留樣記錄等內容。
各項記錄應完整,保證溯源,不得隨意涂改,妥善保存至產品有效期后3個月。
第四十條 生產企業應按本規范要求建立與其生產能力、產品自檢要求相適應的衛生質量檢驗室。根據產品特點和出廠檢驗項目的要求設置理化和/或微生物檢驗室。
微生物檢驗室應符合實驗室設置的有關要求,并滿足出廠檢驗項目的需要。
對有特殊要求的儀器、儀表,應安放在專門的儀器室內,其室內溫度、相對濕度、靜電、震動等環境因素應能滿足儀器的特殊要求。
第四十一條 消毒劑、抗(抑)菌制劑有效成分含量檢測需要使用氣相色譜、高效液相色譜等儀器設備的,可委托通過計量認證的檢驗機構進行檢驗。
第四十二條 生產企業應根據產品特點對產品衛生質量進行自檢,不同產品出廠檢驗項目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消毒器械生產企業應對每個產品消毒作用因子強度進行檢測;無特定消毒作用因子強度檢測方法的消毒器械生產企業,應建立能保證該產品質量的相應技術參數、檢測指標及方法,并對每個產品進行檢測。
(二)化學(生物)指示物生產企業應建立能保證該產品質量的相應技術參數、檢測指標及方法,并對每個投料批次產品進行檢測。
(三)消毒劑、抗(抑)菌制劑生產企業應對每個投料批次產品的pH值、有效成分含量、凈含量和包裝密封性進行檢測;無特定有效成分含量檢測方法的皮膚粘膜消毒劑、滅菌劑、抗(抑)菌制劑不能進行有效成分含量檢測的,應作pH值、相對密度、凈含量和包裝密封性指標測定。
(四)隱形眼鏡護理用品生產企業應根據產品質量特點對每個投料批次生產的產品按照《隱形眼鏡護理液衛生要求》(GB19192)進行理化指標、微生物污染指標和細菌、霉菌等消毒效果指標檢測;無特定有效成分含量檢測方法的,應對有效成分含量除外的其他理化指標進行檢測。
(五)其他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生產企業應當對每個投料批次的產品進行微生物指標和包裝完整性檢測,濕巾還應進行包裝密封性檢測,衛生濕巾還應進行有效成分含量、包裝密封性檢測。
生產企業有微生物檢驗條件的可以接受其分裝企業、另設分廠(車間)的委托,對產品微生物指標進行檢驗。
生產企業無微生物檢驗條件的應委托通過計量認證的檢驗機構對產品微生物指標進行檢驗。
紙杯的批次還應符合《紙杯》(QB 2294)的規定。
第四十三條 每批產品投放市場前應按本規范的自檢項目和產品企業標準出廠檢驗進行衛生質量檢驗,合格后方可出廠。企業標準中的衛生指標及其檢驗方法應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準、技術規范和規定的要求。
第四十四條 有凈化要求的生產企業應對凈化車間進行以下項目檢測:溫度、相對濕度、進風口風速、室內外壓差、空氣中≥0.5μm和≥5μm塵埃粒子數、工作臺表面、裝配與包裝車間空氣細菌菌落總數。
有凈化要求的衛生用品生產企業應對生產車間工人手表面進行細菌菌落總數和致病菌檢測,并有檢驗報告。
其他衛生用品生產企業應對生產車間的工作臺表面、生產車間空氣細菌菌落總數,工人手表面細菌菌落總數和致病菌進行檢測,并有檢驗報告。
第七章 人員要求
第四十五條 企業應配備適應生產需要的具有專業知識和相關衛生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知識的專職或兼職衛生管理人員、質量管理人員,并經培訓合格上崗。
質量檢驗人員應具有檢驗相關中專以上文化程度以及與本職工作相適應的檢驗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并經培訓合格上崗。
生產操作人員上崗前應經過相關知識的培訓,合格上崗。
第四十六條 直接從事消毒產品生產的操作人員,上崗前及每年必須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取得預防性健康體檢合格證明后方可上崗。
患有活動性肺結核、病毒性肝炎、腸道傳染病患者及病原攜帶者、化膿性或慢性滲出性皮膚病、手部真菌感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員,治愈前不得從事消毒產品的生產、分裝或質量檢驗。
第四十七條 企業應建立相關衛生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和專業技術等知識的培訓計劃和考核制度。培訓計劃應與企業當前和預期的生產相適應。
企業應保留所有人員的教育、培訓檔案。
第四十八條 非潔凈室(區)區域生產操作人員和未經批準的人員不得進入潔凈室(區)。
第四十九條 生產人員在生產過程中應穿戴工作服,并不得有進食、吸煙等影響產品衛生質量的活動。
凈化車間和衛生用品生產車間工作人員在操作前應進行洗手消毒;在生產過程中應穿戴工作服、鞋和帽,不得穿戴工作服、鞋和帽等進入非生產場所,不得戴首飾、手表以及染指甲、留長指甲等。凈化車間的工作人員還應戴口罩。
第八章 附 則
第五十條 本規范下列用語的含義:
消毒產品:是指納入衛生部《消毒產品分類目錄》中的產品。
抗(抑)菌制劑:是指直接接觸皮膚粘膜的、具有一定殺、抑菌作用的制劑(栓劑、皂劑除外)?咕苿┰谑褂脛┝肯,對檢驗項目規定試驗菌的殺滅率≥90%(殺滅對數值≥1.0);抑菌制劑在使用劑量下,對檢驗項目規定試驗菌的抑菌率≥50%。
物料:包括原料、輔料、包裝材料等。
潔凈區:指由潔凈室所組成的區域。
生產區:指由倉儲庫、生產車間和輔助生產車間等組成的區域。
凈化車間:按控制區、潔凈區嚴格分區設計,室內環境、用具采用無脫塵、易清洗、消毒的材料,通過物理過濾除塵、定向通風使室內微小氣候達到相應潔凈度的生產車間。
10萬級潔凈度凈化車間:生產過程中室內環境應達到以下要求:溫度18℃-28℃,相對濕度45%-65%,進風口風速≥0.25米/秒,室內外壓差≥4.9帕,空氣中≥0.5μm塵埃粒子數≤3,500,000個/立方米,≥5μm塵埃粒子數≤20,000個/立方米,空氣細菌菌落總數≤500cfu/立方米,物體表面細菌菌落總數≤10cfu/皿。
30萬級潔凈度凈化車間:生產過程中室內環境應達到以下要求:溫度18℃-28℃,相對濕度45%-65%,進風口風速≥0.25米/秒,室內外壓差≥4.9帕,空氣中≥0.5μm塵埃粒子數≤10,500,000個/立方米,≥5μm塵埃粒子數≤60,000個/立方米,物體表面細菌菌落總數≤15cfu/皿。
生產用水:是指產品生產工藝中使用的水,包括生活飲用水、純化水等。
純化水:通過蒸餾法、離子交換法、反滲透法或其他適宜的方法制得的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二部中“純化水”項下規定,且不含任何添加劑的水。
投料批:是指計劃在特定的限制內有一致的特性和質量,并在同一個制造周期內根據一個制造指令生產的消毒產品或其物料的具體數量。
第五十一條 本規范由衛生部負責解釋。
第五十二條 本規范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2000年衛生部發布的《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規范》同時廢止。
附件:1.消毒產品生產企業基本生產設備清單(試行)
2.消毒劑生產企業現場監督審核表
3.有凈化要求的消毒劑生產企業現場監督審核表
4.消毒器械生產企業現場監督審核表
5.衛生用品生產企業現場監督審核表
6.有凈化要求的衛生用品生產企業現場監督審核表
消毒產品生產企業基本生產設備清單(試行)
1. 消毒劑類
1.1復配消毒液
1.稱量裝置 |
2.配料裝置 |
3.反應裝置 |
4.儲存裝置 |
5.灌裝設備 |
6.水處理裝置(外購生產用水除外) |
7.打碼設備 |
8.包裝設備(封口機/旋蓋機、打包機) |
1.2復配消毒粉、粒
1.稱量裝置 |
2.配料裝置 |
3.混料裝置 |
4.粉碎裝置 |
5.包裝設備(封口機、打包機) |
6.打碼設備 |
7.通風、防塵設備 |
8.造粒機(限于顆粒劑產品) |
9.振動篩(限于顆粒劑產品) |
1.3復配消毒片
1.稱量裝置 |
2.配料裝置 |
3.混料裝置 |
4.粉碎裝置 |
5.壓片裝置 |
6.包裝設備(封口機、打包機) |
7.打碼設備 |
8.通風、防塵設備 |
1.4合成類消毒粉、粒
1.稱量裝置 |
2.反應裝置 |
3.合成裝置 |
4.中間釜/槽 |
5.離心機 |
6.干燥裝置 |
7.儲存裝置 |
8.包裝設備 |
9.通風、防塵設備 |
10.打碼設備 |
11.造粒機(限于顆粒劑產品) |
12.振動篩(限于顆粒劑產品) |
13.監控系統 |
2.消毒器械類
2.1二氧化氯發生器
1.機殼制造設備(外協件除外) |
2.焊接設備 |
3.組裝設備 |
4.空氣壓縮機 |
5.噴涂設備(外協件除外) |
2.2臭氧發生器、食具消毒柜
1.機殼制造設備(外協件除外) |
2.萬用電表 |
3.組裝設備 |
4.噴涂設備(外協件除外) |
2.3環氧乙烷滅菌柜
1.CO2焊機、點焊機、氬弧焊機、電焊機 |
2.車床、刨床、沖床 |
3.切割機 |
4.剪板機、電動Y剪機 |
5.電動試壓泵 |
6.壓力機 |
7.卷板機 |
8.壓縮機 |
9.落地銑鏜床 |
10.拋光機 |
11.折彎機 |
12.臺鉆 |
13.套絲機 |
14.行車 |
15.整形機 |
16.拋光機 |
17.下料機 |
18.探傷機 |
19.噴涂設施 |
2.4熱風循環消毒柜、壓力蒸汽/戊二醛滅菌柜
1.剪扳機 |
2.折彎壓力機 |
3.氬弧焊機 |
4.電焊機 |
5.點焊機 |
6.車床 |
7.探傷機(限于壓力蒸汽/戊二醛滅菌柜) |
2.5紫外線殺菌燈
1.排氣裝置 |
2.接管機 |
3.壓封機 |
4.老練臺 |
5.燈工操作臺 |
6.點焊機 |
7.真空泵 |
8.擴散泵 |
9.酸洗池 |
10.玻璃切割機 |
11.球磨機 |
12.封口機 |
13.電泳儀 |
14.電火花真空檢測器 |
2.6次氯酸鈉發生器
1.熱塑性塑料焊接機 |
2.剪板機 |
3.板材折彎機 |
4.沖床 |
5.空氣等離子切割機 |
6.臺鉆 |
7.電焊機 |
8.噴涂設施 |
9.磨光機 |
10.空氣壓縮機 |
2.7靜電空氣消毒機
1.漏電流測試儀 |
2.程控絕緣電阻測試儀 |
3.耐壓測試儀 |
4.萬用表 |
5.臺虎鉗 |
6.砂輪機 |
7.臺鉆 |
8.聲級計 |
9.風速儀 |
10.高壓測試儀 |
2.8紫外線消毒器
1.注塑機 |
2.焊接烙鐵 |
3.萬用表 |
4.空氣壓縮機 |
5.烘箱 |
6.電泳儀 |
7.裝架機 |
8.排氣裝置 |
9.老練臺 |
2.9化學指示物
1.裁剪設備 |
2.攪拌設備 |
3.絲印設備 |
4.干燥設備 |
5.稱量裝置 |
6.包裝設備 |
7.打碼設備 |
2.10滅菌包裝物
1.印刷機* |
2.無溶劑復合機 |
3.分切機 |
4.制袋機 |
注:*委托印刷加工的除外 |
3.衛生用品類
3.1紙巾(紙)
1.壓花機 |
2.分切機/切紙機 |
3.包裝設備(封口機、打包機) |
4.打碼設備 |
3.2衛生巾/護墊/尿布等排泄物衛生用品
1.生產線(含熱熔膠機、粉碎設備) |
2.集塵設備 |
3.稱重設備 |
4.空氣壓縮機 |
5.包裝設備(封口機、打包機) |
6.打碼設備 |
3.3紙質餐飲具
1.全自動紙制餐飲具成型機(含塑膠熔接機) |
2.切線壓痕機 |
3.膠印機 |
4.切割設備 |
5.包裝設備(封口機、打包機) |
6.打碼設備 |
3.4抗(抑)菌制劑
1.稱量裝置 |
2.配料裝置 |
3.反應或混合裝置 |
4.乳化裝置 (限于膏霜類、凝膠類產品) |
5.冷凍裝置(限于凝膠類產品) |
6.儲存裝置 |
7.水處理裝置(外購生產用水除外) |
8.干燥裝置、過濾器、蒸餾鍋(限于有植物提取物前處理工藝的企業) |
9.包裝設備(封口機、打包機) |
10.打碼設備 |
3.5隱形眼鏡護理用品
1.配料裝置 |
2.充填機 |
3.加塞機 |
4.水處理裝置 (外購生產用水除外) |
5.充填緩沖罐 |
6.旋蓋機 |
7.稱量裝置 |
8.消毒滅菌設備 |
9.包裝設備 |
10.打碼設備 |
3.6化妝棉
1.裁斷機 |
2.浸漬機 |
3.烘干機 |
4.水處理設施 (外購生產用水除外) |
5.消毒滅菌裝置(消毒級產品必備) |
6.封口機 |
7.打包機 |
8.打碼設備 |
3.7濕巾/衛生濕巾
1.折疊機 |
2.水處理裝置(外購生產用水除外) |
3.配液裝置 |
4.攪拌設備 |
5.液體噴淋裝置 |
6.切割裝置 |
7.空氣壓縮機 |
8.包裝設備(封口機、打包機) |
9.打碼設備 |
4.分裝企業生產設備
1.分裝器具(限于消毒劑類) |
2.包裝設備 |
3.打碼設備 |
消 毒 劑 生 產 企 業
現 場 監 督 審 核 表
生產企業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產企業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際生產加工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
現場監督審核日期 年 月 日
消毒劑生產企業現場監督審核表
生產企業一般情況
法定代表人/負責人: 衛生管理負責人: 檢驗負責人 :
通訊地址: 聯系電話: 郵編: 傳真:
職工總數: 從業人員總數: 生產區面積:
產品種類:
考評審核表:
考評項目 | 考 評 內 容 | 滿分 | 及格分 | 得分 | 扣 分 標 準 | 備 注 |
廠區環境 與布局 (滿分20分) | 廠區周圍無積水、無雜草、無生活垃圾、無蚊蠅等有害醫學昆蟲孳生地。 | 2 | 1 | 發現露天生活垃圾或者蚊蠅等有害醫學昆蟲孳生地扣2分;有雜草或有積水各扣0.5分。 | ||
廠區與可能污染產品生產的有害場所的距離應不少于30米。 | 2 | 2 | 30米以內有可能污染產品生產的有害場所的扣2分。 | |||
廠區環境整潔,非綠化的地面、路面采用混凝土、瀝青及其他硬質材料鋪設。 | 2 | 1 | 廠區環境不整潔扣1分,非綠化的地面、路面未采用硬質材料鋪設各扣0.5分。 | |||
廠區布局合理 | 3 | 3 | 生產區和非生產區不分,扣3分。 | |||
廠區應具備生產車間、輔助用房、質檢用房、物料及成品倉儲用房等,銜接應合理。 | 6 | 4 | 生產車間、輔助用房、質檢用房、物料及成品倉儲用房缺一項扣3分,銜接不合理扣2分。 | |||
生產車間使用面積應不小于100平方米,分裝企業生產車間使用面積應不小于60平方米;生產車間凈高不低于2.5米。 | 3 | 3 | 生產車間使用面積小于100平方米或凈高低于2.5米的扣3分;分裝企業生產車間使用面積小于60平方米或凈高低于2.5米的扣3分。 | |||
廠區內設置的廁所為水沖式,并保持清潔。 | 1 | 0.5 | 廠區設置的廁所為非水沖式扣1分,水沖式廁所不清潔扣0.5分。 | | ||
動力、供暖、空調機房、給排水系統和廢水、廢氣、廢渣的處理系統等設施應當不影響產品質量。 | 1 | 1 | 動力、供暖、空調機房、給排水系統和廢水、廢氣、廢渣的處理系統等設施影響產品質量扣1分。 | |||
生產區衛生 要求 (滿分20分) 生產區衛生 要求 (滿分20分) | 生產區內設置的各功能間(區)應按生產工藝流程進行合理布局,工藝流程應按工序先后順序合理銜接。 | 3 | 2 | 生產區內設置各功能間(區)未按生產工藝流程進行合理布局扣2分;工藝流程銜接不合理扣1分。 | ||
生產區各功能間(區)應配置有效的防塵、防蟲、防鼠、通風等設施。 | 2 | 1 | 防塵、防蟲、防鼠設施缺一項扣0.5分;無通風設施扣2分。 | |||
生產車間應包括:配料間(區)、制作加工間(區)、分(灌)裝間(區)、包裝間(區)等功能間(區)。 分裝企業生產車間至少包括:分(灌)裝間(區)、包裝間(區)等功能間(區)。 | 4 | 4 | 功能間(區)缺一個扣1分。 | |||
生產區內應設置更衣室,更衣室內應配備衣柜、鞋架、工作服、流動水洗手、手消毒、空氣消毒等設施;使用的消毒產品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 3 | 2 | 無更衣室、工作服、流動水洗手、手消毒、空氣消毒等設施各扣2分;無衣柜、鞋架各扣1分;使用的消毒產品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扣2分。 | |||
物料的前處理、提取、濃縮等生產操作工序應與成品生產在不同生產車間(區),或者采取隔離等其他防止污染的有效措施。 | 1 | 1 | 物料的前處理、提取、濃縮等生產操作工序與成品生產在同一生產車間(區)且未采取任何防止污染的有效措施的扣1分。 | |||
生產區通道應保證運輸和衛生安全防護需要,不得存放與生產無關物品。 生產過程中的廢棄物、不合格品應分別置于有明顯標志的專用容器中,并及時處理。 | 2 | 1 | 生產區存放無關物品扣0.5分,通道堵塞扣0.5分;無有明顯標志的廢棄物、不合格品專用存放容器各扣0.5分,未及時處理扣0.5分。 | |||
生產區地面、墻面、頂面和工作臺面所用材質應便于清潔。 | 2 | 1 | 地面、工作臺面的材質不符合要求各扣2分,墻面、頂面材質不符合要求各扣1分。 | |||
生產車間應有空氣消毒設施,車間環境應定期清潔、消毒;使用的消毒產品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 3 | 2 | 生產車間無空氣消毒設施的扣2分,空氣消毒設施不全的扣1分;無車間環境定期清潔、消毒的記錄扣1分;使用的消毒產品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扣1分。 | |||
設備要求 (滿分20分) 設備要求 (滿分20分) | 具備適合產品生產特點和工藝、滿足生產需要、保證產品質量的生產設備。 分裝的生產企業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適當調整生產設備。 | 5 | 5 | 不具備相應的生產設備扣5分。 | 提供生產設備清單 | |
具備滿足生產過程檢驗和產品出廠檢驗要求的檢驗設備。 | 5 | 5 | 不具備相應的檢驗設備各扣5分。 | 提供檢驗設備清單 | ||
生產設備的選型、安裝應符合生產和衛生要求,易于清洗、消毒,便于生產操作、維修、保養。 | 2 | 1 | 生產設備的選型、安裝不符合生產和衛生要求扣2分,不易于清洗、消毒或不便于生產操作、維修、保養的扣1分。 | |||
生產設備表面應光潔、平整、易清潔、耐腐蝕,且在生產過程中不與產品發生化學反應或吸附作用。 | 2 | 1 | 生產設備表面不光潔、不平整、不易清潔或不耐腐蝕的各扣1分;與產品發生化學反應或吸附作用的各扣1分。 | |||
生產用水的制水設備、輸送管道和儲罐的材質應無毒、耐腐蝕;管道應避免死角、盲管。 | 1 | 1 | 制水設備、輸送管道和儲罐的材質不符合要求的各扣0.5分;管道有死角、盲管的扣0.5分。 | 外購生產用水企業允許合理缺項,自然得分。 | ||
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管道、儲罐和容器應根據產品不同的要求定期清洗、消毒;使用的消毒產品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 1 | 0.5 | 管道、儲罐和容器無定期清洗、消毒記錄各扣0.5分;使用的消毒產品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扣0.5分。 | |||
生產和檢驗設備有專人管理,有維修、保養、校驗記錄。 | 2 | 1 | 無專人管理扣1分;無維修、保養、校驗記錄各扣0.5分。 | |||
生產和檢驗用計量器具的適用范圍和精密度符合生產和檢驗要求,應有合格標志并按國家規定定期檢定。 | 2 | 1 | 計量器具不符合生產和檢驗要求扣2分,無合格標志扣1分,未按國家規定定期檢定扣1分。 | |||
物料和倉儲 要求 (滿分10分) 物料和倉儲 要求 (滿分10分) | 生產所用物料應能滿足產品質量要求,符合相關質量標準,并能提供相應的檢驗報告或產品質量證明材料。 | 2 | 1 | 生產所用物料不能滿足產品質量要求或符合相關質量標準扣2分;不能提供相應的檢驗報告或產品質量證明材料扣1分。 | ||
禁止使用抗生素、抗真菌藥物、激素等物料。 | 1 | 1 | 使用抗生素、抗真菌藥物、激素等物料各扣1分。 | |||
用于洗手的皮膚消毒劑生產用水應符合純化水要求。 其他消毒劑生產用水應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要求。 | 1 | 1 | 生產用水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物料和成品倉儲區有通風、防塵、防鼠、防蟲設施,并有堆物墊板,貨物架等;儲物存放應離地、離墻存放不小于10厘米、離頂不小于50厘米。 | 2 | 1 | 無通風、防塵、防鼠、防蟲設施各扣0.5分,無堆物墊板、貨物架扣0.5分;儲物與地、墻、頂面的距離不符合要求的各扣0.5分。 | |||
易燃、易爆的消毒產品及其原材料的驗收、儲存、保管、領用應嚴格執行國家有關的規定,倉儲應符合防雨、防曬、防潮等要求。 | 1 | 0.5 | 易燃、易爆的消毒產品及其原材料的驗收、儲存、保管、領用未執行國家有關規定扣1分;倉儲不符合要求各扣0.5分。 | |||
物料和成品倉儲應分庫(區)存放,有明顯標志。 | 1 | 0.5 | 物料和成品倉儲未分庫(區)存放扣1分,無明顯標志扣0.5分。 | |||
物料倉儲應分類存放,并有明顯標志。 | 1 | 0.5 | 未分類存放扣1分,無明顯標志扣0.5分。 | |||
成品倉儲應將待檢產品、合格產品、不合格產品分區存放,并有明顯標志。 | 1 | 0.5 | 成品倉儲未分區存放扣1分,無明顯標志扣0.5分。 | |||
倉儲區有專人負責,物料、成品建立出入庫記錄。 | 1 | 0.5 | 無專人負責扣0.5分;未建立記錄扣1分,記錄不全扣0.5分。 | |||
衛生 質量管理 (滿分20分) | 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或授權負責人對產品質量和本規范的實施負責。 | 1 | 0.5 | 無書面文件的扣0.5分。 | ||
滅菌劑生產企業應設置衛生質量管理部門,其他消毒劑生產企業應設專(兼)職衛生管理員,負責組織企業衛生管理制度的實施。 | 2 | 2 | 滅菌劑生產企業未設置衛生管理部門扣2分;其他消毒劑生產企業無專(兼)職衛生管理員聘用書面文件的扣2分。 | |||
建立和完善消毒產品生產的各項標準操作規程和管理制度(書面材料)。 | 3 | 2 | 無各項標準操作規程和管理制度書面文件各扣2分,不完整各扣0.5分。 | |||
生產企業同一生產線生產相同工藝不同產品時,應制定生產設備和容器的操作規程、清潔消毒操作規程和清場操作規程。 | 2 | 2 | 生產設備和容器的操作規程、清潔消毒操作規程和清場操作規程缺一項扣1分。 | |||
應如實記載生產過程的各項記錄;各項記錄應完整,不得隨意涂改,妥善保存至產品有效期后3個月。 | 3 | 2 | 各項生產過程記錄缺一項扣1分,隨意涂改的扣1分,記錄不完整的扣0.5分,未保存至產品有效期后3個月的扣0.5分。 | |||
應建立與生產能力、產品自檢要求相適應的理化檢驗室。 對有特殊要求的儀器、儀表,應安放在專門的儀器室內,其室內溫度、相對濕度、靜電、震動等環境因素應能滿足儀器的特殊要求。 | 4 | 3 | 無理化檢驗室扣3分。 有特殊要求的儀器、儀表存放條件不符合要求的扣1分。 | |||
產品出廠前應按自檢項目和產品企業標準進行衛生質量檢驗,合格出廠。 | 3 | 2 | 無檢驗報告扣3分,檢驗項目缺項的扣1分。 委托微生物檢驗的,不能提供委托檢驗協議書扣3分,無委托檢驗報告扣3分,檢驗項目缺項的扣1分。 | 1.消毒劑有效成分含量檢測需用氣相色譜、高效液相色譜等儀器設備的生產企業,可委托通過計量認證的檢驗機構進行出廠檢驗。 2.首次申辦企業允許合理缺項,自然得分。 | ||
企業標準中的衛生指標及其檢驗方法應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準、技術規范的要求。 | 2 | 2 | 企業標準中的衛生指標及其檢驗方法不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準、技術規范的要求扣2分。 | 首次申辦企業允許合理缺項,自然得分。 | ||
人員衛生 要求 (滿分10分) | 企業應配備適應生產需要的具有專業知識和相關衛生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知識的專(兼)職衛生管理人員,并培訓合格上崗。 | 2 | 2 | 無專(兼)職衛生管理人員扣2分,衛生管理人員未經培訓合格上崗扣1分。 | ||
質量檢驗人員具有檢驗相關中專以上文化以及與本職工作相適應的檢驗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并培訓合格上崗。 | 2 | 2 | 質量檢驗人員不能提供檢驗相關中專以上文憑的扣2分,未經培訓合格上崗扣1分。 | |||
從業人員應有健康證明,患有活動性肺結核、病毒性肝炎、腸道傳染病患者及病原攜帶者、化膿性或慢性滲出性皮膚病、手部真菌感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員,均不得從事消毒劑的生產、分裝或質量檢驗。 | 2 | 2 | 發現一人無健康證明扣2分;現場發現生產、分裝或質量檢驗的從業人員患有活動性肺結核、病毒性肝炎、腸道傳染病患者及病原攜帶者、化膿性或慢性滲出性皮膚病、手部真菌感染性疾病的扣2分。 | |||
生產操作人員上崗前培訓,合格上崗。 | 1 | 1 | 生產操作人員無培訓合格證明扣1分。 | |||
建立從業人員培訓計劃和考核制度,保留所有人員的教育、培訓檔案。 | 1 | 0.5 | 無從業人員培訓計劃和考核制度各扣1分;未保留所有人員的教育、培訓檔案各扣0.5分。 | |||
工作服穿戴整潔,操作人員衛生狀況符合有關要求。 | 1 | 0.5 | 現場發現工作服不整潔扣0.5分,個人衛生差扣0.5分。 | |||
生產過程中操作人員無吸煙、進食等現象。 | 1 | 1 | 現場發現有吸煙、進食等現象扣1分。 | 首次申辦企業允許合理缺項,自然得分。 |
2. 滿足各項及格分,現場監督審核通過。
現場監督審核意見:
現場監督審核人(簽名): 被審核單位負責人(簽名):
單位公章
審核日期: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附件3
有凈化要求的消毒劑生產企業
現 場 監 督 審 核 表
生產企業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產企業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際生產加工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
現場監督審核日期 年 月 日
有凈化要求的消毒劑生產企業現場監督審核表
生產企業一般情況
法定代表人/負責人: 衛生管理負責人: 檢驗負責人 :
通訊地址: 聯系電話: 郵編: 傳真:
職工總數: 從業人員總數: 生產區面積:
產品種類:
考評審核表:
考評項目 | 考 評 內 容 | 滿分 | 及格分 | 得分 | 扣 分 標 準 | 備 注 |
廠區環境 與布局 (滿分20分) | 廠區周圍無積水、無雜草、無生活垃圾、無蚊蠅等有害醫學昆蟲孳生地。 | 2 | 1 | 發現露天生活垃圾或者蚊蠅等有害醫學昆蟲孳生地扣2分;有雜草或有積水各扣0.5分。 | ||
廠區與可能污染產品生產的有害場所的距離應不少于30米。 | 2 | 2 | 30米以內有可能污染產品生產的有害場所的扣2分。 | |||
廠區環境整潔,非綠化的地面、路面采用混凝土、瀝青及其他硬質材料鋪設。 | 2 | 1 | 廠區環境不整潔扣1分,非綠化的地面、路面未采用硬質材料鋪設各扣0.5分。 | |||
廠區布局合理。 | 3 | 3 | 生產區和非生產區不分,扣3分。 | |||
廠區應具備生產車間、輔助用房、質檢用房、物料及成品倉儲用房等,銜接應合理。 | 6 | 4 | 生產車間、輔助用房、質檢用房、物料及成品倉儲用房缺一項扣3分,銜接不合理扣2分。 | |||
生產車間使用面積應不小于100平方米,其中分裝企業生產車間使用面積應不小于60平方米;生產車間凈高不低于2.5米。 | 3 | 3 | 生產車間使用面積小于100平方米或凈高低于2.5米的扣3分;分裝企業生產車間使用面積小于60平方米或凈高低于2.5米的扣3分。 | |||
廠區內設置的廁所為水沖式,并保持清潔。 | 1 | 0.5 | 廠區設置的廁所為非水沖式扣1分,水沖式廁所不清潔扣0.5分。 | |||
動力、供暖、空調機房、給排水系統和廢水、廢氣、廢渣的處理系統等設施應當不影響產品質量。 | 1 | 1 | 動力、供暖、空調機房、給排水系統和廢水、廢氣、廢渣的處理系統等設施影響產品質量扣1分。 | |||
生產區衛生 要求 (滿分25分) 生產區衛生 要求 (滿分25分) | 生產區內設置的各功能間(區)應按生產工藝流程進行合理布局,工藝流程應按工序先后順序合理銜接。 生產區人流、物流分開,避免交叉。 | 4 | 4 | 生產區內設置各功能間(區)未按生產工藝流程圖進行合理布局扣2分;工藝流程銜接不合理扣1分。 生產區人流、物流未分開扣2分。 | ||
生產區各功能間(區)應配置有效的防塵、防蟲、防鼠、通風等設施。 | 2 | 1 | 無防塵、防蟲、防鼠、通風設施扣2分,未正常使用扣1分。 | |||
生產車間應包括:配料間(區)、制作加工間(區)、分(灌)裝間(區)、包裝間(區)等功能間(區)。 分裝企業生產車間至少包括:分(灌)裝間(區)、包裝間(區)等功能間(區)。 | 4 | 4 | 功能間(區)缺一個扣1分。 | |||
生產區內應設置更衣室,更衣室內應配備衣柜、鞋架、專用工作服、流動水洗手、手消毒、空氣消毒等設施。 潔凈室(區)應設置二次更衣室。 使用的消毒產品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 3 | 2 | 無更衣室、專用工作服、流動水洗手、手消毒、空氣消毒等設施各扣2分;無衣柜、鞋架各扣1分。 潔凈室(區)未設置二次更衣室扣2分。 使用的消毒產品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扣1分。 | |||
生產區根據潔凈度級別分為一般生產區、控制區和潔凈室(區),同一生產區內或相鄰生產區間的生產操作,不得相互污染,不同潔凈度級別的生產車間避免交叉污染。 皮膚粘膜消毒劑產品配料、混料、分裝工序應在30萬等級空氣潔凈度以上凈化車間進行。 | 4 | 4 | 生產區未根據潔凈度級別分區扣4分;同一生產區內(或相鄰生產區間)相互妨礙或交叉污染各扣2分;不同潔凈度級別的生產車間交叉污染扣2分。 皮膚粘膜消毒劑產品配料、混料、分裝工序不在30萬等級空氣潔凈度以上凈化車間進行扣2分。 | 用于洗手的皮膚消毒劑除外 | ||
物料的前處理、提取、濃縮等生產操作工序應與成品生產在不同生產車間(區),或者采取隔離等其他防止污染的有效措施。 | 1 | 1 | 物料的前處理、提取、濃縮等生產操作工序與成品生產在同一生產車間(區)且未采取任何防止污染的有效措施的扣1分。 | |||
生產區通道應保證運輸和衛生安全防護需要,不得存放與生產無關物品。 生產過程中的廢棄物、不合格品應分別置于有明顯標志的專用容器中,并及時處理。 | 2 | 1 | 生產區存放無關物品扣0.5分,通道堵塞扣0.5分;無有明顯標志的廢棄物、不合格品專用存放容器各扣0.5分,未及時處理扣0.5分。 | |||
生產區地面、墻面、頂面和工作臺面所用材質應便于清潔。 | 2 | 1 | 地面、工作臺面的材質不符合要求各扣2分,墻面、頂面材質不符合要求各扣1分。 | |||
潔凈室(區)應定期進行消毒處理,凈化車間的潔凈度指標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規范的規定。 | 3 | 3 | 潔凈室(區)未定期進行消毒處理扣3分; 潔凈室(區)的潔凈度指標不符合國家有關標準、規范的規定扣3分。 | |||
設備要求 (滿分15分) | 具備適合產品生產特點和工藝、滿足生產需要、保證產品質量的生產設備。 分裝的生產企業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適當調整生產設備。 | 4 | 4 | 不具備相應的生產設備扣4分。 | 提供生產設備清單 | |
具備滿足生產過程檢驗和產品出廠檢驗要求的檢驗設備。 | 4 | 4 | 不具備相應的檢驗設備各扣4分。 | 提供檢驗設備清單 | ||
生產設備的選型、安裝應符合生產和衛生要求,易于清洗、消毒,便于生產操作、維修、保養。 | 1 | 0.5 | 生產設備的選型、安裝不符合生產和衛生要求扣1分,不易于清洗、消毒或不便于生產操作、維修、保養的扣0.5分。 | |||
生產設備表面應光潔、平整、易清潔、耐腐蝕,且在生產過程中不與產品發生化學反應或吸附作用。 | 1 | 0.5 | 生產設備表面不光潔、不平整、不易清潔或不耐腐蝕的各扣0.5分,與產品發生化學反應或吸附作用的各扣0.5分。 | |||
生產用水的制水設備、輸送管道和儲罐的材質應無毒、耐腐蝕;管道應避免死角、盲管。 | 1 | 1 | 制水設備、輸送管道和儲罐的材質不符合要求的各扣0.5分;管道有死角、盲管的扣0.5分。 | |||
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管道、儲罐和容器應根據產品不同的要求定期清洗、消毒;使用的消毒產品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 1 | 0.5 | 管道、儲罐和容器無定期清洗、消毒記錄各扣0.5分;使用的消毒產品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扣0.5分。 | |||
生產和檢驗設備有專人管理,有維修、保養、校驗記錄。 | 1 | 0.5 | 無專人管理扣1分,無維修、保養、校驗記錄各扣0.5分。 | |||
生產和檢驗用計量器具的適用范圍和精密度符合生產和檢驗要求,應有合格標志并按國家規定定期檢定。 | 2 | 1 | 計量器具不符合生產和檢驗要求扣2分,無合格標志扣1分,未按國家規定定期檢定扣1分。 | |||
物料和倉儲 要求 (滿分10分) 物料和倉儲 要求 (滿分10分) | 生產所用物料應能滿足產品質量要求,符合相關質量標準,并能提供相應的檢驗報告或產品質量證明材料。 | 1 | 0.5 | 生產所用物料不能滿足產品質量要求或符合相關質量標準扣1分;不能提供相應的檢驗報告或產品質量證明材料扣0.5分。 | ||
禁止使用抗生素、抗真菌藥物、激素等物料。 | 1 | 1 | 使用抗生素、抗真菌藥物、激素等物料各扣1分。 | |||
皮膚粘膜消毒劑的生產用水應符合純化水要求。 | 1 | 1 | 生產用水不符合純化水要求扣1分。 | |||
物料和成品倉儲區有通風、防塵、防鼠、防蟲設施,并有堆物墊板,貨物架等;儲物存放應離地、離墻存放不小于10厘米、離頂不小于50厘米。 | 1 | 0.5 | 無通風、防塵、防鼠、防蟲設施各扣0.2分,無堆物墊板、貨物架扣0.2分,儲物與地、墻、頂面的距離不符合要求的各扣0.2分。 | |||
易燃、易爆的消毒產品及其原材料的驗收、儲存、保管、領用應嚴格執行國家有關的規定,倉儲應符合防雨、防曬、防潮等要求。 | 1 | 0.5 | 易燃、易爆的消毒產品及其原材料的驗收、儲存、保管、領用未執行國家有關規定扣1分;倉儲不符合要求各扣0.5分。 | |||
物料和成品倉儲應分庫(區)存放,有明顯標志。 | 1 | 0.5 | 物料和成品倉儲未分庫(區)存放扣1分,無明顯標志扣0.5分。 | |||
物料倉儲應分類存放,并有明顯標志。 | 1 | 0.5 | 未分類存放扣1分,無明顯標志扣0.5分。 | |||
成品倉儲應將待檢產品、合格產品、不合格產品分區存放,并有明顯標志。 | 1 | 0.5 | 成品倉儲未分區存放扣1分,無明顯標志扣0.5分。 | |||
倉儲區有專人負責,物料、成品建立出入庫記錄。 | 1 | 0.5 | 無專人負責扣0.5分,未建立記錄扣1分,記錄不全扣0.5分。 | |||
菌(毒)種的驗收、儲存、保管、發放、使用、銷毀應執行國家有關醫學微生物菌(毒)種保管的規定。 | 1 | 1 | 未執行國家有關醫學微生物菌(毒)種保管的規定扣1分。 | |||
衛生 質量管理 (滿分20分) 衛生 質量管理 (滿分20分) | 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或授權負責人對產品質量和本規范的實施負責。 | 1 | 0.5 | 無書面文件的扣1分。 | ||
皮膚粘膜消毒劑生產企業應設置衛生質量管理部門,負責組織企業衛生管理制度的實施。 | 2 | 2 | 未設置衛生管理部門扣2分。 | 用于洗手的皮膚消毒劑生產企業除外 | ||
建立和完善消毒產品生產的各項標準操作規程和管理制度(書面材料)。 | 2 | 1 | 無各項標準操作規程和管理制度書面文件各扣2分,不完整各扣0.5分。 | |||
生產企業同一生產線生產相同工藝不同產品時,應制定生產設備和容器的操作規程、清潔消毒操作規程和清場操作規程。 | 2 | 2 | 生產設備和容器的操作規程、清潔消毒操作規程和清場操作規程缺一項扣1分。 | |||
應如實記載生產過程的各項記錄;各項記錄應完整,不得隨意涂改,妥善保存至產品有效期后3個月。 | 3 | 2 | 各項生產過程記錄缺一項扣1分,隨意涂改的扣1分,記錄不完整的扣0.5分,未保存至產品有效期后3個月的扣0.5分。 | |||
應建立與生產能力、產品自檢要求相適應的理化檢驗室和微生物檢驗室。 微生物檢驗室應符合實驗室設置的有關要求,并滿足出廠檢驗項目的需要。 對有特殊要求的儀器、儀表,應安放在專門的儀器室內,其室內溫度、相對濕度、靜電、震動等環境因素應能滿足儀器的特殊要求。 | 4 | 3 | 無理化檢驗室和微生物檢驗室各扣2分。 微生物檢驗室不符合實驗室設置的有關要求,或不能滿足出廠檢驗項目需要的各扣2分。 有特殊要求的儀器、儀表存放條件不符合要求的扣1分。 | |||
產品出廠前應按自檢項目和產品企業標準進行衛生質量檢驗,合格出廠。 | 2 | 1 | 無檢驗報告扣2分,檢驗項目缺項的扣1分。 委托微生物檢驗的,不能提供委托檢驗協議書扣2分,無委托檢驗報告扣2分,檢驗項目缺項的扣1分。 | 1.消毒劑有效成分含量檢測需用氣相色譜、高效液相色譜等儀器設備的生產企業,可委托通過計量認證的檢驗機構進行出廠檢驗。 2.首次申辦企業允許合理缺項,自然得分。 | ||
企業標準中的衛生指標及其檢驗方法應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準、技術規范的要求。 | 2 | 2 | 企業標準中衛生指標及其檢驗方法不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準、技術規范的要求扣2分。 | 首次申辦企業允許合理缺項,自然得分。 | ||
潔凈室(區)應進行以下項目檢測:溫度、相對濕度、進風口風速、室內外壓差、空氣中≥0.5μm和≥5μm塵埃粒子數、工作臺表面、裝配與包裝車間空氣細菌菌落總數,并有檢驗報告。 | 2 | 1 | 無檢驗報告扣2分,檢驗項目缺項的扣1分。 | |||
人員衛生 要求 (滿分10分) 人員衛生 要求 (滿分10分) | 企業應配備適應生產需要的具有專業知識和相關衛生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知識的專(兼)職衛生管理人員,并經培訓合格上崗。 | 2 | 2 | 無專(兼)職衛生管理人員扣2分,衛生管理人員未經培訓合格上崗扣1分。 | ||
質量檢驗人員具有檢驗相關中專以上文化以及與本職工作相適應的檢驗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并經培訓合格上崗。 | 2 | 2 | 質量檢驗人員不能提供檢驗相關中專以上文憑的扣2分,未經培訓合格上崗扣1分。 | |||
從業人員應有健康證明,患有活動性肺結核、病毒性肝炎、腸道傳染病患者及病原攜帶者、化膿性或慢性滲出性皮膚病、手部真菌感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員,均不得從事消毒劑的生產、分裝或質量檢驗。 | 1 | 1 | 發現一人無健康證明扣1分;現場發現生產、分裝或質量檢驗的從業人員患有活動性肺結核、病毒性肝炎、腸道傳染病患者及病原攜帶者、化膿性或慢性滲出性皮膚病、手部真菌感染性疾病的扣1分。 | |||
生產操作人員上崗前培訓,合格上崗。 | 1 | 1 | 生產操作人員無培訓合格證明扣1分。 | |||
建立從業人員培訓計劃和考核制度,保留所有人員的教育、培訓檔案。 | 1 | 0.5 | 無從業人員培訓計劃和考核制度各扣1分;未保留所有人員的教育、培訓檔案各扣0.5分。 | |||
非潔凈室(區)區域生產操作人員和未經批準的人員不得隨意進入潔凈室(區)。 | 1 | 1 | 非潔凈室(區)區域生產操作人員和未經批準的人員隨意進入潔凈室(區)扣1分。 | |||
工作服穿戴整潔,操作人員衛生狀況符合有關要求。 | 1 | 0.5 | 現場發現工作服不整潔扣0.5分,個人衛生差扣0.5分。 | |||
生產過程中操作人員無吸煙、進食等現象。 | 1 | 1 | 現場發現有吸煙、進食等現象扣1分。 | 首次申辦企業允許合理缺項,自然得分。 |
2. 滿足各項及格分,現場監督審核通過。
現場監督審核意見:
現場監督審核人(簽名): 被審核單位負責人(簽名):
單位公章
審核日期: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消 毒 器 械 生 產 企 業
現 場 監 督 審 核 表
生產企業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產企業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際生產加工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
現場監督審核日期 年 月 日
消毒器械生產企業現場監督審核表
生產企業一般情況
法定代表人/負責人: 衛生管理負責人: 檢驗負責人 :
通訊地址: 聯系電話: 郵編: 傳真:
職工總數: 從業人員總數: 生產區面積:
產品種類:
考評審核表:
考評項目 | 考 評 內 容 | 滿分 | 及格分 | 得分 | 扣 分 標 準 | 備 注 |
廠區環境 與布局 (滿分20分) | 廠區周圍無積水、無雜草、無生活垃圾、無蚊蠅等有害醫學昆蟲孳生地。 | 2 | 1 | 發現露天生活垃圾或者蚊蠅等有害醫學昆蟲孳生地扣2分;有雜草或有積水各扣0.5分。 | ||
廠區與可能污染產品生產的有害場所的距離應不少于30米。 | 2 | 2 | 30米以內有可能污染產品生產的有害場所的扣2分。 | |||
廠區環境整潔,非綠化的地面、路面采用混凝土、瀝青及其他硬質材料鋪設。 | 2 | 1 | 廠區環境不整潔扣1分,非綠化的地面、路面未采用硬質材料鋪設各扣0.5分。 | |||
廠區布局合理。 | 3 | 3 | 生產區和非生產區不分,扣3分。 | |||
廠區應具備生產車間、輔助用房、質檢用房、物料及成品倉儲用房等,銜接應合理。 | 6 | 4 | 生產車間、輔助用房、質檢用房、物料及成品倉儲用房缺一項扣3分,銜接不合理扣2分。 | |||
生產車間使用面積應不小于100平方米,其中分裝企業生產車間使用面積應不小于60平方米;生產車間凈高不低于2.5米。 | 3 | 3 | 生產車間使用面積小于100平方米或凈高低于2.5米的扣3分;分裝企業生產車間使用面積小于60平方米或凈高低于2.5米的扣3分。 | |||
廠區內設置的廁所為水沖式,并保持清潔。 | 1 | 0.5 | 廠區設置的廁所為非水沖式扣1分,水沖式廁所不清潔扣0.5分。 | |||
生產區衛生 要求 (滿分20分) 生產區衛生 要求 (滿分20分 | 生產區內設置的各功能間(區)應按生產工藝合理布局。工藝流程布局按工序先后順序合理銜接。 | 5 | 4 | 生產區內設置的各功能間(區)未按生產工藝流程圖進行合理布局扣4分;工藝流程銜接不合理扣1分。 | ||
生產車間應按生產工藝合理布局。 化學(生物)指示物生產企業生產車間應包括:配料間(區)、制作加工間(區)、分(灌)裝間(區)、包裝間(區)等功能間(區)。 | 5 | 5 | 生產車間未按生產工藝合理布局扣5分。 化學(生物)指示物生產車間功能間(區)缺一個扣1分。 | |||
生產車間應配置有效的通風設施。 | 2 | 1 | 無通風設施扣1分。 | |||
生產區內應設置更衣室,更衣室內應配備衣柜、工作服、流動水洗手等設施。 | 3 | 2 | 無更衣室扣3分,無衣柜、工作服、流動水洗手設施各扣0.5分。 | |||
生產區通道應保證運輸和衛生安全防護需要,不得存放與生產無關物品。 生產過程中的廢棄物、不合格品應分別置于有明顯標志的專用容器中,并及時處理。 | 3 | 2 | 生產區存放無關物品扣0.5分,通道堵塞扣0.5分;無有明顯標志的廢棄物、不合格品專用存放容器各扣0.5分,未及時處理扣0.5分。 | |||
生產區地面、墻面、頂面和工作臺面所用材質應便于清潔。 | 2 | 1 | 地面、工作臺面的材質不符合要求各扣2分,墻面、頂面材質不符合要求各扣1分。 | |||
設備要求 (滿分20分) | 具備適合產品生產特點和工藝、滿足生產需要、保證產品質量的生產設備。 化學(生物)指示物生產企業應有專用的生產設備。 | 6 | 6 | 不具備相應(專用)的生產設備扣6分。 | 提供生產設備清單 | |
具備滿足生產過程檢驗和產品出廠檢驗要求的檢驗設備。 | 6 | 6 | 不具備相應的檢驗設備各扣6分。 | 提供檢驗設備清單 | ||
生產設備的選型、安裝應符合衛生要求,易于清潔、便于生產操作、維修、保養。 | 3 | 2 | 生產設備的選型、安裝不符合生產和衛生要求扣3分,不易于清潔或不便于生產操作、維修、保養的扣1分。 | |||
生產和檢驗設備有專人管理,有維修、保養、校驗記錄。 | 2 | 1 | 無專人管理扣1分,無維修、保養、校驗記錄各扣0.5分。 | |||
生產和檢驗用計量器具的適用范圍和精密度符合生產和檢驗要求,應有合格標志并按國家規定定期檢驗。 | 3 | 2 | 計量器具不符合生產和檢驗要求扣3分,無合格標志扣1分,未國家規定定期檢定扣1分。 | |||
物料和倉儲 衛生要求 (滿分10分) 物料和倉儲 衛生要求 (滿分10分) | 生產所用物料應能滿足產品質量要求,符合相關質量標準,主要元器件能提供相應的檢驗報告或產品質量證明材料。 | 2 | 1 | 生產所用物料不能滿足產品質量要求或符合相關質量標準扣2分;主要元器件不能提供相應的檢驗報告或產品質量證明材料扣1分。 | ||
倉儲區應保持清潔和干燥,有通風、防塵、防鼠、防蟲等設施,應符合防雨、防曬、防潮等要求。 | 2 | 1 | 無通風、防塵、防鼠、防蟲等設施各扣0.5分,不符合防雨、防曬、防潮等要求各扣0.5分。 | |||
物料和成品倉儲應分庫(區)存放,有明顯標志。 | 2 | 1 | 物料和成品倉儲未分庫(區)存放扣2分,無明顯標志扣1分。 | |||
物料倉儲應分類存放,并有明顯標志。 | 1 | 0.5 | 未分類存放扣1分,無明顯標志扣0.5分。 | |||
成品倉儲應將待檢產品、合格產品、不合格產品分區存放,并有明顯標志。 | 1 | 0.5 | 未分區存放扣1分,無明顯標志扣0.5分。 | |||
倉儲區有專人負責,物料、成品建立出入庫記錄。 | 1 | 0.5 | 無專人負責扣0.5分,未建立記錄扣1分,記錄不全扣0.5分。 | |||
菌(毒)種的驗收、儲存、保管、發放、使用、銷毀應執行國家有關醫學微生物菌(毒)種保管的規定。 | 1 | 1 | 未執行國家有關醫學微生物菌(毒)種保管的規定扣1分。 | 限于生物指示物生產企業,其他企業允許合理缺項,自然得分。 | ||
衛生質量管理 (滿分20分) 衛生質量管理 (滿分20分) | 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或授權負責人對產品質量和本規范的實施負責。 | 1 | 0.5 | 無書面文件的扣0.5分。 | ||
設專(兼)職衛生管理員,負責組織企業衛生管理制度的實施 | 2 | 2 | 無專(兼)職衛生管理員聘用書面文件的扣2分。 | |||
建立和完善消毒產品生產的各項標準操作規程和管理制度(書面材料)。 | 4 | 3 | 無各項標準操作規程和管理制度書面文件各扣2分,不完整各扣0.5分。 | |||
應如實記載生產過程的各項記錄;各項記錄應完整,不得隨意涂改,妥善保存至產品有效期后3個月。 | 3 | 2 | 各項生產過程記錄缺一項扣1分,隨意涂改的扣1分,記錄不完整的扣0.5分,未保存至產品有效期后3個月的扣0.5分。 | |||
應建立與生產能力、產品自檢要求相適應的理化檢驗室。 生物指示物生產企業應建立與生產能力、產品自檢要求相適應、符合實驗室設置有關要求的理化檢驗室和微生物檢驗室,并滿足出廠檢驗項目的需要。 對有特殊要求的儀器、儀表,應安放在專門的儀器室內,其室內溫度、相對濕度、靜電、震動等環境因素應能滿足儀器的特殊要求。 | 4 | 3 | 無理化檢驗室扣4分。 生物指示物生產企業無理化檢驗室和微生物檢驗室的各扣2分,微生物檢驗室不符合實驗室設置的有關要求或不能滿足出廠檢驗項目需要的各扣2分。 有特殊要求的儀器、儀表存放條件不符合要求的扣1分。 | |||
產品出廠前應按自檢項目和產品企業標準進行衛生質量檢驗,合格出廠。 | 4 | 2 | 無檢驗報告扣4分,檢驗項目缺項的扣2分。 | 首次申辦企業允許合理缺項,自然得分。 | ||
企業標準中的衛生指標及其檢驗方法應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準、技術規范的要求。 | 2 | 2 | 企業標準中的衛生指標及其檢驗方法不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準、技術規范的要求扣2分。 | 首次申辦企業允許合理缺項,自然得分。 | ||
人員衛生 要求 (滿分10分) | 企業應配備適應生產需要的具有專業知識和相關衛生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知識的專(兼)職衛生管理人員,并經培訓合格上崗。 | 2 | 2 | 無專(兼)職衛生管理人員扣2分,衛生管理人員未經培訓合格上崗扣1分。 | ||
質量檢驗人員具有檢驗相關中專以上文化以及與本職工作相適應的檢驗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并經培訓合格上崗。 | 2 | 2 | 質量檢驗人員不能提供檢驗相關中專以上文憑的扣2分,未經培訓合格上崗扣1分。 | |||
從業人員應有健康證明,患有活動性肺結核、病毒性肝炎、腸道傳染病患者及病原攜帶者、化膿性或慢性滲出性皮膚病、手部真菌感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員,均不得從事消毒器械的生產、分裝或質量檢驗。 | 2 | 2 | 發現一人無健康證明扣2分;現場發現生產、分裝或質量檢驗的從業人員患有活動性肺結核、病毒性肝炎、腸道傳染病患者及病原攜帶者、化膿性或慢性滲出性皮膚病、手部真菌感染性疾病的扣2分。 | |||
生產操作人員上崗前培訓,合格上崗。 | 1 | 1 | 生產操作人員無培訓合格證明扣1分。 | |||
建立從業人員培訓計劃和考核制度,保留所有人員的教育、培訓檔案。 | 1 | 0.5 | 無從業人員培訓計劃和考核制度各扣1分;未保留所有人員的教育、培訓檔案各扣0.5分。 | |||
工作服穿戴整潔,操作人員衛生狀況符合有關要求。 | 1 | 0.5 | 現場發現工作服不整潔扣0.5分,個人衛生差扣0.5分。 | |||
生產過程中操作人員無吸煙、進食等現象。 | 1 | 1 | 現場發現有吸煙、進食等現象扣1分。 | 首次申辦企業允許合理缺項,自然得分。 |
2. 滿足各項及格分,現場監督審核通過。
現場監督審核意見:
現場監督審核人(簽名): 被審核單位負責人(簽名):
單位公章
審核日期: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衛生用品生產企業
現 場 監 督 審 核 表
生產企業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產企業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際生產加工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
現場監督審核日期 年 月 日
衛生用品生產企業現場監督審核表
生產企業一般情況
法定代表人/負責人: 衛生管理負責人: 檢驗負責人 :
通訊地址: 聯系電話: 郵編: 傳真:
職工總數: 從業人員總數: 生產區面積:
產品種類:
考評審核表:
考評項目 | 考 評 內 容 | 滿分 | 及格分 | 得分 | 扣 分 標 準 | 備 注 |
廠區環境 與布局 (滿分20分) | 廠區周圍無積水、無雜草、無生活垃圾、無蚊蠅等有害醫學昆蟲孳生地。 | 2 | 1 | 發現露天生活垃圾或者蚊蠅等有害醫學昆蟲孳生地扣2分;有雜草或有積水各扣0.5分。 | ||
廠區與可能污染產品生產的有害場所的距離應不少于30米。 | 2 | 2 | 30米以內有可能污染產品生產的有害場所的扣2分。 | |||
廠區環境整潔,非綠化的地面、路面采用混凝土、瀝青及其他硬質材料鋪設。 | 2 | 1 | 廠區環境不整潔扣1分,非綠化的地面、路面未采用硬質材料鋪設各扣0.5分。 | |||
廠區布局合理。 | 3 | 3 | 生產區和非生產區不分,扣3分。 | |||
廠區應具備生產車間、輔助用房、質檢用房、物料及成品倉儲用房等,銜接應合理。 | 6 | 4 | 生產車間、輔助用房、質檢用房、物料及成品倉儲用房缺一項扣3分,銜接不合理扣2分。 | |||
生產車間使用面積應不小于100平方米,分裝企業生產車間使用面積應不小于60平方米;生產車間凈高不低于2.5米。 | 3 | 3 | 生產車間使用面積小于100平方米或凈高低于2.5米的扣3分;分裝企業生產車間使用面積小于60平方米或凈高低于2.5米的扣3分。 | |||
廠區內設置的廁所為水沖式,并保持清潔。 | 1 | 0.5 | 廠區設置的廁所為非水沖式扣1分,水沖式廁所不清潔扣0.5分。 | |||
動力、供暖、空調機房、給排水系統和廢水、廢氣、廢渣的處理系統等設施應當不影響產品質量。 | 1 | 1 | 動力、供暖、空調機房、給排水系統和廢水、廢氣、廢渣的處理系統等設施影響產品質量扣1分。 | |||
生產區衛生 要求 (滿分20分) 生產區衛生 要求 (滿分20分) | 生產區內設置的各功能間(區)應按生產工藝流程進行合理布局,工藝流程應按工序先后順序合理銜接。 | 3 | 2 | 生產區內設置各功能間(區)未按生產工藝流程圖進行合理布局扣2分;工藝流程銜接不合理扣1分。 | ||
生產區各功能間(區)應配置有效的防塵、防蟲、防鼠、通風等設施。 | 2 | 1 | 防塵、防蟲、防鼠設施缺一項扣0.5分;無通風設施扣2分。 | |||
用于洗手的抗(抑)菌制劑、衛生濕巾、濕巾生產企業生產車間應包括:配料間(區)、制作加工間(區)、分(灌)裝間(區)、包裝間(區)等功能間(區)。 分裝企業生產車間至少包括:分(灌)裝間(區)、包裝間(區)等功能間(區)。 | 4 | 4 | 功能間(區)缺一個扣1分。 | |||
生產區內應設置更衣室,更衣室內應配備衣柜、鞋架、工作服、流動水洗手、手消毒、空氣消毒等設施;使用的消毒產品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 3 | 2 | 無更衣室、工作服、流動水洗手、手消毒、空氣消毒等設施各扣2分;無衣柜、鞋架各扣1分;使用的消毒產品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扣2分。 | |||
物料的前處理、提取、濃縮等生產操作工序應與成品生產在不同生產車間(區),或者采取隔離等其他防止污染的有效措施。 | 1 | 1 | 物料的前處理、提取、濃縮等生產操作工序與成品生產在同一生產車間(區)且未采取任何防止污染的有效措施的扣1分。 | |||
生產區通道應保證運輸和衛生安全防護需要,不得存放與生產無關物品。 生產過程中的廢棄物、不合格品應分別置于有明顯標志的專用容器中,并及時處理。 | 2 | 1 | 生產區存放無關物品扣0.5分,通道堵塞扣0.5分;無有明顯標志的廢棄物、不合格品專用存放容器各扣0.5分,未及時處理扣0.5分。 | |||
生產區地面、墻面、頂面和工作臺面所用材質應便于清潔。 | 2 | 1 | 地面、工作臺面的材質不符合要求各扣2分,墻面、頂面材質不符合要求各扣1分。 | |||
生產車間應有空氣消毒設施,車間環境應定期清潔、消毒;使用的消毒產品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生產車間環境衛生學指標應符合GB15979《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準》及其他國家有關衛生標準、規范的規定。 | 3 | 2 | 生產車間無空氣消毒設施的扣2分,空氣消毒設施不全的扣1分;無車間環境定期清潔、消毒的記錄扣1分;使用的消毒產品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扣1分。 生產車間的環境衛生學指標不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準、規范的規定扣3分。 | |||
設備要求 (滿分20分) 設備要求 (滿分20分) | 具備適合產品生產特點和工藝、滿足生產需要、保證產品質量的生產設備。 分裝的生產企業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適當調整生產設備。 | 5 | 5 | 不具備相應的生產設備扣5分。 | 提供生產設備清單 | |
具備滿足生產過程檢驗和產品出廠檢驗要求的檢驗設備。 | 5 | 5 | 不具備相應的檢驗設備各扣5分。 | 提供檢驗設備清單 | ||
生產設備的選型、安裝應符合生產和衛生要求,易于清洗、消毒,便于生產操作、維修、保養。 | 2 | 1 | 生產設備的選型、安裝不符合生產和衛生要求扣2分,不易于清洗、消毒或不便于生產操作、維修、保養的扣1分。 | |||
生產設備表面應光潔、平整、易清潔、耐腐蝕,且在生產過程中不與產品發生化學反應或吸附作用。 | 2 | 1 | 生產設備表面不光潔、不平整、不易清潔或不耐腐蝕的各扣1分;與產品發生化學反應或吸附作用的各扣1分。 | |||
生產用水的制水設備、輸送管道和儲罐的材質應無毒、耐腐蝕;管道應避免死角、盲管。 | 1 | 1 | 制水設備、輸送管道和儲罐的材質不符合要求的各扣0.5分;管道有死角、盲管的扣0.5分。 | 外購或無需生產用水的企業允許合理缺項,自然得分。 | ||
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管道、儲罐和容器應根據產品不同的要求定期清洗、消毒;使用的消毒產品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 1 | 0.5 | 管道、儲罐和容器無定期清洗、消毒記錄各扣0.5分;使用的消毒產品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扣0.5分。 | |||
生產和檢驗設備有專人管理,有維修、保養、校驗記錄。 | 2 | 1 | 無專人管理扣1分;無維修、保養、校驗記錄各扣0.5分。 | |||
生產和檢驗用計量器具的適用范圍和精密度符合生產和檢驗要求,應有合格標志并按國家規定定期檢定。 | 2 | 1 | 計量器具不符合生產和檢驗要求扣2分,無合格標志扣1分,未按國家規定定期檢定扣1分。 | |||
物料和倉儲要求 (滿分10分) 物料和倉儲要求 (滿分10分) | 生產所用物料應能滿足產品質量要求,符合相關質量標準,并能提供相應的檢驗報告或產品質量證明材料。 | 1 | 0.5 | 生產所用物料不能滿足產品質量要求或符合相關質量標準扣1分;不能提供相應的檢驗報告或產品質量證明材料扣0.5分。 | ||
禁止使用抗生素、抗真菌藥物、激素等物料。 | 1 | 1 | 使用抗生素、抗真菌藥物、激素等物料各扣1分。 | |||
抗(抑)菌制劑的生產用水應符合純化水要求;其他衛生用品生產用水應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要求。 | 1 | 1 | 生產用水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物料和成品倉儲區有通風、防塵、防鼠、防蟲設施,并有堆物墊板,貨物架等;儲物存放應離地、離墻存放不小于10厘米、離頂不小于50厘米。 | 2 | 1 | 無通風、防塵、防鼠、防蟲設施各扣0.5分,無堆物墊板、貨物架扣0.5分;儲物與地、墻、頂面的距離不符合要求的各扣0.5分。 | |||
易燃、易爆的消毒產品及其原材料的驗收、儲存、保管、領用應嚴格執行國家有關的規定,倉儲應符合防雨、防曬、防潮等要求。 | 1 | 0.5 | 易燃、易爆的消毒產品及其原材料的驗收、儲存、保管、領用未執行國家有關規定扣1分;倉儲不符合要求各扣0.5分。 | |||
物料和成品倉儲應分庫(區)存放,有明顯標志。 | 1 | 0.5 | 物料和成品倉儲未分庫(區)存放扣1分,無明顯標志扣0.5分。 | |||
物料倉儲應分類存放,并有明顯標志。 | 1 | 0.5 | 未分類存放扣1分,無明顯標志扣0.5分。 | |||
成品倉儲應將待檢產品、合格產品、不合格產品分區存放,并有明顯標志。 | 1 | 0.5 | 成品倉儲未分區存放扣1分,無明顯標志扣0.5分。 | |||
倉儲區有專人負責,物料、成品建立出入庫記錄。 | 1 | 0.5 | 無專人負責扣0.5分;未建立記錄扣1分,記錄不全扣0.5分。 | |||
衛生 質量管理 (滿分20分) 衛生 質量管理 (滿分20分) | 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或授權負責人對產品質量和本規范的實施負責。 | 1 | 0.5 | 無書面文件的扣0.5分。 | ||
應設置專(兼)職衛生管理員,負責組織企業衛生管理制度的實施。 | 2 | 2 | 無專(兼)職衛生管理員聘用書面文件的扣2分。 | |||
建立和完善消毒產品生產的各項標準操作規程和管理制度(書面材料)。 | 2 | 1 | 無各項標準操作規程和管理制度書面文件各扣2分,不完整各扣0.5分。 | |||
生產企業同一生產線生產相同工藝不同產品時,應制定生產設備和容器的操作規程、清潔消毒操作規程和清場操作規程。 | 2 | 2 | 生產設備和容器的操作規程、清潔消毒操作規程和清場操作規程缺一項扣1分。 | |||
應如實記載生產過程的各項記錄;各項記錄應完整,不得隨意涂改,妥善保存至產品有效期后3個月。 | 3 | 2 | 各項生產過程記錄缺一項扣1分,隨意涂改的扣1分,記錄不完整的扣0.5分,未保存至產品有效期后3個月的扣0.5分。 | |||
應建立與生產能力、產品自檢要求相適應的理化檢驗室和微生物檢驗室。 對有特殊要求的儀器、儀表,應安放在專門的儀器室內,其室內溫度、相對濕度、靜電、震動等環境因素應能滿足儀器的特殊要求。 | 4 | 3 | 無理化檢驗室和微生物檢驗室各扣2分。 委托微生物檢驗的,不能提供委托檢驗協議書扣2分。 有特殊要求的儀器、儀表存放條件不符合要求的扣1分。 | 1.用于洗手的抗(抑)菌制劑企業只需設理化檢驗室。 2.無微生物檢驗室的,可委托通過計量認證的檢驗機構對產品微生物指標進行檢驗。 | ||
產品出廠前應按自檢項目和產品企業標準進行衛生質量檢驗,合格出廠。 | 2 | 1 | 無檢驗報告扣2分,檢驗項目缺項的扣1分。 委托檢驗的,無委托檢驗報告扣2分,檢驗項目缺項的扣1分。 | 首次申辦企業允許合理缺項,自然得分。 | ||
企業標準中的衛生指標及其檢驗方法應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準、技術規范的要求。 | 2 | 2 | 企業標準中的衛生指標及其檢驗方法不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準、技術規范的要求扣2分。 | 首次申辦企業允許合理缺項,自然得分。 | ||
應對生產車間的工作臺表面、生產車間空氣細菌菌落總數、工人手表面細菌菌落總數和致病菌進行檢測,并有檢驗報告。 | 2 | 1 | 無檢驗報告扣2分,檢驗項目缺項的扣1分。 | |||
人員衛生 要求 (滿分10分) | 企業應配備適應生產需要的具有專業知識和相關衛生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知識的專(兼)職衛生管理人員,并培訓合格上崗。 | 2 | 2 | 無專(兼)職衛生管理人員扣2分,衛生管理人員未經培訓合格上崗扣1分。 | ||
質量檢驗人員具有檢驗相關中專以上文化以及與本職工作相適應的檢驗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并經培訓合格上崗。 | 2 | 2 | 質量檢驗人員不能提供檢驗相關中專以上文憑的扣2分,未經培訓合格上崗扣1分。 | |||
從業人員應有健康證明,患有活動性肺結核、病毒性肝炎、腸道傳染病患者及病原攜帶者、化膿性或慢性滲出性皮膚病、手部真菌感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員,均不得從事衛生用品的生產、分裝或質量檢驗。 | 2 | 2 | 發現一人無健康證明扣2分;現場發現生產、分裝或質量檢驗的從業人員患有活動性肺結核、病毒性肝炎、腸道傳染病患者及病原攜帶者、化膿性或慢性滲出性皮膚病、手部真菌感染性疾病的扣2分。 | |||
生產操作人員上崗前培訓,合格上崗。 | 1 | 1 | 生產操作人員無培訓合格證明扣1分。 | |||
建立從業人員培訓計劃和考核制度,保留所有人員的教育、培訓檔案。 | 1 | 0.5 | 無從業人員培訓計劃和考核制度各扣1分;未保留所有人員的教育、培訓檔案各扣0.5分。 | |||
工作服穿戴整潔,操作人員衛生狀況符合有關要求。 | 1 | 0.5 | 現場發現工作服不整潔扣0.5分,個人衛生差扣0.5分。 | |||
生產過程中操作人員無吸煙、進食等現象。 | 1 | 1 | 現場發現有吸煙、進食等現象扣1分。 | 首次申辦企業允許合理缺項,自然得分。 |
2. 滿足各項及格分,現場監督審核通過。
現場監督審核意見:
現場監督審核人(簽名): 被審核單位負責人(簽名):
單位公章
審核日期: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附件6
有凈化要求的衛生用品
生產企業現場監督審核表
生產企業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產企業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際生產加工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
現場監督審核日期 年 月 日
有凈化要求的衛生用品生產企業現場監督審核表
生產企業一般情況
法定代表人/負責人: 衛生管理負責人: 檢驗負責人 :
通訊地址: 聯系電話: 郵編: 傳真:
職工總數: 從業人員總數: 生產區面積:
產品種類:
考評審核表:
考評項目 | 考 評 內 容 | 滿分 | 及格分 | 得分 | 扣 分 標 準 | 備 注 |
廠區環境 與布局 (滿分20分) | 廠區周圍無積水、無雜草、無生活垃圾、無蚊蠅等有害醫學昆蟲孳生地。 | 2 | 1 | 發現露天生活垃圾或者蚊蠅等有害醫學昆蟲孳生地扣2分;有雜草或有積水各扣0.5分。 | ||
廠區與可能污染產品生產的有害場所的距離應不少于30米。 | 2 | 2 | 30米以內有可能污染產品生產的有害場所的扣2分。 | |||
廠區環境整潔,非綠化的地面、路面采用混凝土、瀝青及其他硬質材料鋪設。 | 2 | 1 | 廠區環境不整潔扣1分,非綠化的地面、路面未采用硬質材料鋪設各扣0.5分。 | |||
廠區布局合理。 | 3 | 3 | 生產區和非生產區不分,扣3分。 | |||
廠區應具備生產車間、輔助用房、質檢用房、物料及成品倉儲用房等,銜接應合理。 | 6 | 4 | 生產車間、輔助用房、質檢用房、物料及成品倉儲用房缺一項扣3分,銜接不合理扣2分。 | |||
生產車間使用面積應不小于100平方米,其中分裝企業生產車間使用面積應不小于60平方米;生產車間凈高不低于2.5米。 | 3 | 3 | 生產車間使用面積小于100平方米或凈高低于2.5米的扣3分;分裝企業生產車間使用面積小于60平方米或凈高低于2.5米的扣3分。 | |||
廠區內設置的廁所為水沖式,并保持清潔。 | 1 | 0.5 | 廠區設置的廁所為非水沖式扣1分,水沖式廁所不清潔扣0.5分。 | |||
動力、供暖、空調機房、給排水系統和廢水、廢氣、廢渣的處理系統等設施應當不影響產品質量。 | 1 | 1 | 動力、供暖、空調機房、給排水系統和廢水、廢氣、廢渣的處理系統等設施影響產品質量扣1分。 | |||
生產區衛生 要求 (滿分25分) 生產區衛生 要求 (滿分25分) 生產區衛生 要求 (滿分25分) | 生產區內設置的各功能間(區)應按生產工藝流程進行合理布局,工藝流程應按工序先后順序合理銜接。 生產區人流、物流分開,避免交叉。 | 4 | 4 | 生產區內設置各功能間(區)未按生產工藝流程圖進行合理布局扣2分;工藝流程銜接不合理扣1分。 生產區人流、物流未分開扣2分。 | ||
生產區各功能間(區)應配置有效的防塵、防蟲、防鼠、通風等設施。 | 2 | 1 | 無防塵、防蟲、防鼠、通風設施扣2分,未正常使用扣1分。 | |||
皮膚粘膜抗(抑)菌制劑、隱形眼鏡護理用品生產企業生產車間包括:配料間(區)、制作加工間(區)、分(灌)裝間(區)、包裝間(區)等功能間(區)。 分裝企業生產車間至少包括:分(灌)裝間(區)、包裝間(區)等。 | 4 | 4 | 功能間(區)缺一個扣1分。 | 用于洗手的抗(抑)菌制劑除外 | ||
生產區內應設置更衣室,更衣室內應配備衣柜、鞋架、專用工作服、流動水洗手、手消毒、空氣消毒等設施。 潔凈室(區)應設置二次更衣室。 使用的消毒產品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 3 | 2 | 無更衣室、專用工作服、流動水洗手、手消毒、空氣消毒等設施各扣2分;無衣柜、鞋架各扣1分。 潔凈室(區)未設置二次更衣室扣2分。 使用的消毒產品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扣1分。 | |||
生產區根據潔凈度級別分為一般生產區、控制區和潔凈室(區),同一生產區內或相鄰生產區間的生產操作,不得相互污染,不同潔凈度級別的生產車間避免交叉污染。 隱形眼鏡護理用品等產品生產(包裝除外)、分裝的應在10萬等級空氣潔凈度以上凈化車間進行。 皮膚粘膜抗(抑)菌制劑等產品配料、混料、分裝工序應在30萬級空氣潔凈度以上凈化車間進行。 | 4 | 4 | 生產區未根據潔凈度級別分區扣4分;同一生產區內(或相鄰生產區間)相互妨礙或交叉污染各扣2分;不同潔凈度級別的生產車間交叉污染扣2分。 隱形眼鏡護理用品等產品生產(包裝除外)、分裝的未在10萬等級空氣潔凈度以上凈化車間進行的扣2分。 皮膚粘膜抗(抑)菌制劑等產品配料、混料、分裝工序未在30萬級空氣潔凈度以上凈化車間進行的扣2分。 | 用于洗手的抗(抑)菌制劑除外 | ||
物料的前處理、提取、濃縮等生產操作工序應與成品生產在不同生產車間(區),或者采取隔離等其他防止污染的有效措施。 | 1 | 1 | 物料的前處理、提取、濃縮等生產操作工序與成品生產在同一生產車間(區)且未采取任何防止污染的有效措施的扣1分。 | |||
生產區通道應保證運輸和衛生安全防護需要,不得存放與生產無關物品。 生產過程中的廢棄物、不合格品應分別置于有明顯標志的專用容器中,并及時處理。 | 2 | 1 | 生產區存放無關物品扣0.5分,通道堵塞扣0.5分;無有明顯標志的廢棄物、不合格品專用存放容器各扣0.5分,未及時處理扣0.5分。 | |||
生產區地面、墻面、頂面和工作臺面所用材質應便于清潔。 | 2 | 1 | 地面、工作臺面的材質不符合要求各扣2分,墻面、頂面材質不符合要求各扣1分。 | |||
潔凈室(區)應定期進行消毒處理,凈化車間的潔凈度指標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規范的規定。 | 3 | 3 | 潔凈室(區)未定期進行消毒處理扣3分; 潔凈室(區)的潔凈度指標不符合國家有關標準、規范的規定扣3分。 | |||
設備要求 (滿分15分) | 具備適合產品生產特點和工藝、滿足生產需要、保證產品質量的生產設備。 分裝的生產企業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適當調整生產設備。 | 4 | 4 | 不具備相應的生產設備扣4分。 | 提供生產設備清單 | |
具備滿足生產過程檢驗和產品出廠檢驗要求的檢驗設備。 | 4 | 4 | 不具備相應的檢驗設備各扣4分。 | 提供檢驗設備清單 | ||
生產設備的選型、安裝應符合生產和衛生要求,易于清洗、消毒,便于生產操作、維修、保養。 | 1 | 0.5 | 生產設備的選型、安裝不符合生產和衛生要求扣1分,不易于清洗、消毒或不便于生產操作、維修、保養的扣0.5分。 | |||
生產設備表面應光潔、平整、易清潔、耐腐蝕,且在生產過程中不與產品發生化學反應或吸附作用。 | 1 | 0.5 | 生產設備表面不光潔、不平整、不易清潔或不耐腐蝕的各扣0.5分,與產品發生化學反應或吸附作用的各扣0.5分。 | |||
生產用水的制水設備、輸送管道和儲罐的材質應無毒、耐腐蝕;管道應避免死角、盲管。 | 1 | 1 | 制水設備、輸送管道和儲罐的材質不符合要求的各扣0.5分;管道有死角、盲管的扣0.5分。 | |||
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管道、儲罐和容器應根據產品不同的要求定期清洗、消毒;使用的消毒產品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 1 | 0.5 | 管道、儲罐和容器無定期清洗、消毒記錄各扣0.5分;使用的消毒產品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扣0.5分。 | |||
生產和檢驗設備有專人管理,有維修、保養、校驗記錄。 | 1 | 0.5 | 無專人管理扣1分,無維修、保養、校驗記錄各扣0.5分。 | |||
生產和檢驗用計量器具的適用范圍和精密度符合生產和檢驗要求,應有合格標志并按國家規定定期檢定。 | 2 | 1 | 計量器具不符合生產和檢驗要求扣2分,無合格標志扣1分,未按國家規定定期檢定扣1分。 | |||
物料和倉儲要求 (滿分10分) | 生產所用物料應能滿足產品質量要求,符合相關質量標準,并能提供相應的檢驗報告或產品質量證明材料。 | 1 | 0.5 | 生產所用物料不能滿足產品質量要求或符合相關質量標準扣1分;不能提供相應的檢驗報告或產品質量證明材料扣0.5分。 | ||
禁止使用抗生素、抗真菌藥物、激素等物料。 | 1 | 1 | 使用抗生素、抗真菌藥物、激素等物料各扣1分。 | |||
隱形眼鏡護理用品的生產用水應為無菌的純化水。 抗(抑)菌制劑的生產用水應符合純化水要求。 | 1 | 1 | 生產用水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物料和成品倉儲區有通風、防塵、防鼠、防蟲設施,并有堆物墊板,貨物架等;儲物存放應離地、離墻存放不小于10厘米、離頂不小于50厘米。 | 1 | 0.5 | 無通風、防塵、防鼠、防蟲設施各扣0.2分,無堆物墊板、貨物架扣0.2分,儲物與地、墻、頂面的距離不符合要求的各扣0.2分。 | |||
易燃、易爆的消毒產品及其原材料的驗收、儲存、保管、領用應嚴格執行國家有關的規定,倉儲應符合防雨、防曬、防潮等要求。 | 1 | 0.5 | 易燃、易爆的消毒產品及其原材料的驗收、儲存、保管、領用未執行國家有關規定扣1分;倉儲不符合要求各扣0.5分。 | |||
物料和成品倉儲應分庫(區)存放,有明顯標志。 | 1 | 0.5 | 物料和成品倉儲未分庫(區)存放扣1分,無明顯標志扣0.5分。 | |||
物料倉儲應分類存放,并有明顯標志。 | 1 | 0.5 | 未分類存放扣1分,無明顯標志扣0.5分。 | |||
成品倉儲應將待檢產品、合格產品、不合格產品分區存放,并有明顯標志。 | 1 | 0.5 | 成品倉儲未分區存放扣1分,無明顯標志扣0.5分。 | |||
倉儲區有專人負責,物料、成品建立出入庫記錄。 | 1 | 0.5 | 無專人負責扣0.5分,未建立記錄扣1分,記錄不全扣0.5分。 | |||
菌(毒)種的驗收、儲存、保管、發放、使用、銷毀應執行國家有關醫學微生物菌(毒)種保管的規定。 | 1 | 1 | 未執行國家有關醫學微生物菌(毒)種保管的規定扣1分。 | |||
衛生 質量管理 (滿分20分) 衛生 質量管理 (滿分20分) | 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或授權負責人對產品質量和本規范的實施負責。 | 1 | 0.5 | 無書面文件的扣1分。 | ||
隱形眼鏡護理用品生產企業應設置衛生質量管理部門,負責對產品生產全過程的衛生質量管理。 抗抑菌制劑生產企業設專(兼)職衛生管理員,負責組織企業衛生管理制度的實施。 | 2 | 2 | 隱形眼鏡護理用品生產企業未設置衛生管理部門扣2分。 抗抑菌制劑無專(兼)職衛生管理員聘用書面文件的扣2分。 | |||
建立和完善消毒產品生產的各項標準操作規程和管理制度(書面材料)。 | 2 | 1 | 無各項標準操作規程和管理制度書面文件各扣2分,不完整各扣0.5分。 | |||
生產企業同一生產線生產相同工藝不同產品時,應制定生產設備和容器的操作規程、清潔消毒操作規程和清場操作規程。 | 2 | 2 | 生產設備和容器的操作規程、清潔消毒操作規程和清場操作規程缺一項扣1分。 | |||
應如實記載生產過程的各項記錄;各項記錄應完整,不得隨意涂改,妥善保存至產品有效期后3個月。 | 3 | 2 | 各項生產過程記錄缺一項扣1分,隨意涂改的扣1分,記錄不完整的扣0.5分,未保存至產品有效期后3個月的扣0.5分。 | |||
應建立與生產能力、產品自檢要求相適應的理化檢驗室和微生物檢驗室。 微生物檢驗室應符合實驗室設置的有關要求,并滿足出廠檢驗項目的需要。 對有特殊要求的儀器、儀表,應安放在專門的儀器室內,其室內溫度、相對濕度、靜電、震動等環境因素應能滿足儀器的特殊要求。 | 4 | 3 | 無理化檢驗室和微生物檢驗室各扣2分。 微生物檢驗室不符合實驗室設置的有關要求,或不能滿足出廠檢驗項目需要的各扣2分。 有特殊要求的儀器、儀表存放條件不符合要求的扣1分。 | |||
產品出廠前應按自檢項目和產品企業標準進行衛生質量檢驗,合格出廠。 | 2 | 1 | 無檢驗報告扣2分,檢驗項目缺項的扣1分。 委托微生物檢驗的,不能提供委托檢驗協議書扣2分,無委托檢驗報告扣2分,檢驗項目缺項的扣1分。 | 1.抗(抑)菌制劑有效成分含量檢測需用氣相色譜、高效液相色譜等儀器設備的生產企業,可委托通過計量認證的檢驗機構進行出廠檢驗。 2.首次申辦企業允許合理缺項,自然得分。 | ||
企業標準中的衛生指標及其檢驗方法應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準、技術規范的要求。 | 2 | 2 | 企業標準中衛生指標及其檢驗方法不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準、技術規范的要求扣2分。 | 首次申辦企業允許合理缺項,自然得分。 | ||
潔凈室(區)應進行以下項目檢測:溫度、相對濕度、進風口風速、室內外壓差、空氣中≥0.5μm和≥5μm塵埃粒子數、工作臺表面、裝配與包裝車間空氣細菌菌落總數、工人手表面細菌菌落總數和致病菌,并有檢驗報告。 | 2 | 1 | 無檢驗報告扣2分,檢驗項目缺項的扣1分。 | |||
人員衛生 要求 (滿分10分) 人員衛生 要求 (滿分10分) | 企業應配備適應生產需要的具有專業知識和相關衛生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知識的專(兼)職衛生管理人員,并經培訓合格上崗。 | 2 | 2 | 無專(兼)職衛生管理人員扣2分,衛生管理人員未經培訓合格上崗扣1分。 | ||
質量檢驗人員具有檢驗相關中專以上文化以及與本職工作相適應的檢驗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并經培訓合格上崗。 | 2 | 2 | 質量檢驗人員不能提供檢驗相關中專以上文憑的扣2分,未經培訓合格上崗扣1分。 | |||
從業人員應有健康證明,患有活動性肺結核、病毒性肝炎、腸道傳染病患者及病原攜帶者、化膿性或慢性滲出性皮膚病、手部真菌感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員,均不得從事衛生用品的生產、分裝或質量檢驗。 | 1 | 1 | 發現一人無健康證明扣1分;現場發現生產、分裝或質量檢驗的從業人員患有活動性肺結核、病毒性肝炎、腸道傳染病患者及病原攜帶者、化膿性或慢性滲出性皮膚病、手部真菌感染性疾病的扣1分。 | |||
生產操作人員上崗前培訓,合格上崗。 | 1 | 1 | 生產操作人員無培訓合格證明扣1分。 | |||
建立從業人員培訓計劃和考核制度,保留所有人員的教育、培訓檔案。 | 1 | 0.5 | 無從業人員培訓計劃和考核制度各扣1分;未保留所有人員的教育、培訓檔案各扣0.5分。 | |||
非潔凈室(區)區域生產操作人員和未經批準的人員不得隨意進入潔凈室(區)。 | 1 | 1 | 非潔凈室(區)區域生產操作人員和未經批準的人員隨意進入潔凈室(區)扣1分。 | |||
工作服穿戴整潔,操作人員衛生狀況符合有關要求。 | 1 | 0.5 | 現場發現工作服不整潔扣0.5分,個人衛生差扣0.5分。 | |||
生產過程中操作人員無吸煙、進食等現象。 | 1 | 1 | 現場發現有吸煙、進食等現象扣1分。 | 首次申辦企業允許合理缺項,自然得分。 |
2. 滿足各項及格分,現場監督審核通過。
現場監督審核意見:
現場監督審核人(簽名): 被審核單位負責人(簽名):
單位公章
審核日期: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太原開來檢測服務有限公司,以消毒產品和涉水產品技術咨詢為主打,集產品質量檢測、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食品企業標準及工業品企標制定,產品技術咨詢等多種技術服務為一體 ,擁有多名精通產品質量檢測和企業生產技術咨詢業務的專家,與省內多家實力雄厚的檢測機構合作,具有豐富的產品質量檢測,認證,管理工作經驗。如果您需要產品質量檢測,企業標準起草備案,生產車間布局指導,行政許可項目資料整理提交等各種服務,都可以與我公司聯系。我公司在消毒產品質量檢測,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辦理及產品安全評價報告備案,涉及飲用水安全產品質量檢測及衛生許可批件辦理方面有長期工作經驗,近年來又逐漸向特種設備安裝許可證,食品生產許可證,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等業務拓展,服務范圍輻射河南,河北,山西,天津等省市,為各類大中型生產企業200余家提供技術服務,幫助五百小微企業提高質量管理水平,順利取得各類生產許可。
咨詢電話:15803501947
版權保護: 本文由太原開來檢測公司收集整理關于[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規范,2009年版,]的相關文章,轉載請保留鏈接: http://www.www.embracechangeinlife.com /xgzl-xz/68.html
我們轉載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權,請及時聯系文章編輯進行修正,謝謝您的支持和理解!